一些研究家认为,以入世的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了中国叙事文学史传体压倒以虚构、想象为特征的小说创作的偏狭,说白了就是中国古代小说创作不够发达,晚生、幼稚等等。我缺乏这方面的专门研究,也缺乏对世界范围内各个民族小说发展史的对比性研究,不便妄加臧否。而从创作和阅读的一般规律和常识性方面判断,史传体叙述,如《史记》等,未必就没有虚构和想象,未必就是历史生活的记录,尤其在人物语言和生活细节方面,否则鲁迅就不会在称颂《史记》为“史家之绝唱”的同时,又称其为“无韵之离骚”,就不会既是史学之经典,又是文学的经典。然而正宗的虚构小说的发轫成形,是从“唐传奇”开始,经过漫长的发育过程,终于形成了宋元话本和明清小说两个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高峰,在它的第二个高潮里终于结出了《红楼梦》、《聊斋志异》这样硕大无朋的小说果实。它们至今仍然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中华思想文化宝库中永恒的瑰宝。
试想如果没有《离骚》、《史记》、《红楼梦》,先前的中国人和当今的我们将会多么寂寞和孤独。所以文学永远是一个安慰人的心灵滋润精神的神圣事业,在社会物质生活高度发展的当代生活里,文学依然神圣。如果单就小说而言,无论是完全虚构,还是以写实为主,总是记录下来它所产生的那个时代的广泛的社会生活的画面,包括那个特定的时代里人的思维方式,道德规矩,经济形态,生活理想,生活习俗,以及审美观念等等。
我很敬仰中国古代职业的业余的、有名的无名的小说家的创造活动,这种钦敬之情决不因今天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以及小说观念、小说方法的进步和成熟而有丝毫的减弱或矫情,反倒因为对小说创作这种劳动的不断加深的理解和感受而愈加钦敬和崇拜。从作品的角度看古典作家,可以感知那个时代的文学观念和作家的思维方式,审美心理的表现;从作家的角度看作品,它们的认识价值,审美价值、思想价值是给定了的,后来的阅读者有新的发现的权利,做种种阐释的权利,但却永远无法将它们所没有的东西再加补于它,哪怕是明显缺憾,永远也不会改变。这大概就是文本化、形式化了的文学典籍的一大特征。
然而,文学典籍、古代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事件,它的独特的文本魅力,却像一切历史事件一样,会不断地对后代人产生强大的感召和启迪的力量。这不单是后人要不断地研究历史、阐释古代文学的因由,也是一代又一代文人雅士要通过那个时代时兴的艺术形式如戏曲、小说、绘画、音乐、电影、电视,复制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原因。古代小说更多取材于民间社会的民间传说,它们不啻在统治文化思想之空隙表现着那个时代人民的愿望和心理,鞭挞邪恶,伸张正义,而且表现了人类许多共同的话题,即如人性、人与人的关系、爱情、理想、人格意志、同情、善良等,所以它们所提供的故事和人物,更常常成为具有共同追求的后代文学艺术的创作原型。唐传奇,宋元话本与元杂剧,近现代昆剧、京剧、秦腔等之与《水浒》,《三国演义》,乃至有“三国戏”、“水浒戏”之说,都是人所共知的。至于当今各种改编风更是方兴未艾,小说、电影、电视自不待说,即是流行音乐也时有脱胎于历史故事和古典小说的。为了满足人类自觉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人总是向前看的,然而可能更有某种说不清的因由,向前走向前看的人有时忍不住要向后看,从历史典籍或历史故事中寻找更为合理的人类行为和情感模式。把历史题材热、改编热、寻根热简单化地看作是逃避现实背对现实,未必切合事情本身的实际。
三秦出版社出版的《名家主笔古小说新编》,更是一个独具新意独具创造性的策划。由活跃于当代中国文坛最具影响力的小说作家,对精心挑选的古典短篇小说进行新编或者说再创作,将原先几千字甚至只有几百字的小说新编为几万字甚至十几万字,这其中的某种神秘感就足以使人掀卷探幽。对原来固定的故事和人物进行新的创作,无疑是一种有利的基础又是一种限定思维的框子,类似于戴着镣铐舞蹈的残酷,然而也是一种新鲜的撩拨作家情趣的挑战。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场古典作家与当代作家之间进行的以语言为武器的“战争”。参加故事新编的作家们的思想气质,文学个性,艺术思维方式的差异,更增加了这场“战争”的丰富性和广阔性:擅长于编织故事情节的作家,将给一般来说比较单纯简练的古代小说增添多少曲折与坎坷;擅长于描写社会风俗画面的作家,将如何天衣无缝地置古代人物于一个更为鲜活的社会文化环境;擅长于人物内心刻划的作家,将赋予人们熟知的相对扁平的古小说人物以怎样活泼泼的心灵;擅长于揭示人生哲理生活哲理的作家,将从那些古代人物的沧桑之中开掘出怎样新鲜的话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当代中国作家的才华的一次大展示,是跨越了几百年乃至千年时间和空间的一次思想观念和艺术思维方式的交汇与交流,确有文学贯穿古今的快乐与酣畅,乃当代作家与冥冥之中的古典作家的灵魂的关于艺术的对讲。